首    页
学院概况
  • 学院简介
  • 学院领导
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院长、书记信箱
教学科研
  • 专业设置
  • 教学管理
  • 教学改革
  • 科研动态
  • 实验实训
师资队伍
  • 师资概况
  • 名师风采
党团建设
  • 党建工作
  • 工会工作
  • 团委、学生会
学生工作
  • 学生管理
  • 综治维稳
招生就业
  • 招生信息
  • 就业信息
  • 学子典型风采
学院概况
  • 学院简介
  • 学院领导
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院长、书记信箱
学院简介
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
学院简介

新能源车辆学院是我校教学资源投入最多、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之一。目前在校生2332人,61个行政班级,教职员工105人,有8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。
一、办学理念

面向汽车行业,瞄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职业岗位,以学科整合专业,以企业需求谋特色发展,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,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,通过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实施工学结合、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法,培养政治合格、身心健康、理论到位、技能实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学科专业
    1、本科: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机械电子工程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、车辆工程、汽车服务工程、交通运输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工业工程
    2、专科:数控技术、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、无人机应用、汽车营销与服务
三、师资队伍

新能源车辆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高效精干、勇于创新的专兼职教师队伍。学院设有基础教研室、模具技术教研室、机电技术教研室、汽车技术教研室、数控技术教研室及汽车服务技术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,现有专任教师55人,其中教授7人,副教授17人,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44%;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,硕士学位37人,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比87%;现有实践指导教师14人,其中高级技师7人,技师6人,专任教师中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达46%。学院现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3名,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,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,省级教学团队1个。

四、实践与创新平台
  现有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车辆工程训练中心设备总值2495.5018万元,实验室面积4864.61平方米。

   1、机械学科基础平台:机械制造职业基本技能体验中心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生产线、机械原理实验室、CAD/CAM实验室。

   2、机械专业方向平台: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室、液压传动实验室、工业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编程实验室、金属材料理化分析中心、零件精密测量实验室、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室、生产管理与控制系统实验室、柔性制造单元、五轴数控技术实验室。

   3、车辆学科基础平台:机械制造职业基本技能体验中心、汽车服务工程中心(技术服务部分)、机械原理实验室、CAD/CAM实验室。

   4、车辆专业方向平台:底盘性能检测分析中心、汽车空调焓差实验室、物流创新实践中心、汽车服务工程中心(商务服务部分)。

   5、学生创新创业平台:3D打印创新工作室、金属雕刻工作室、车画工艺创新工作室、点亮铁艺创新工作室、数控高级技能工作室、汽车模型工作室、汽车维修工作室、汽车综合服务工作室、航拍视频创新工作室。

五、学科专业特色
   1、“机电一体化技术”省级专业教学团队、“制造业数字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”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、“机械设计”省级精品课程、省级实训基地、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、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(徐九南教授)、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的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。
   2、近三年,获批“便携式全智能移动车库的研发与应用”、“基于PLC的醇氢动力系统装置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”、“醇氢动力汽车氢发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”、“滚珠丝杠螺母返向器孔位置度智能测量方法研究”等省级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;发表论文60余篇;获批“一种热超导体裂解醇制氢的内燃机全代燃动力装置及方法”、“新型攀爬机器人”、“电动抓绒器”、“便携式全智能移动车库”、“基于单动力系统的变螺距四旋翼飞行器”、“一种花生剥壳机的优化设计”等专利30余项。
   3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
     1)与多家汽车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:江铃控股有限公司(陆风系列整车装配生产线)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(产品开发中心)、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(冲压厂、物流部、制造部、开发中心)、江铃铸造厂、江铃模具厂、江铃华翔零配件公司、江西江铃海外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(环球4S店)、格特拉克(江西)传动系统有限公司(制造工程部)、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(技术部)。根据生产、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、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,实施工学结合、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法,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。
     2)组建校企课程开发联盟。聘请江西远成、格特拉克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15人,与我校专职教师组成校企课程开发联盟,对《汽车零件增材制造》、《汽车变速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》、《数控机床操作》、《车辆运输成本核算》、《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》、《汽车售后服务》等课程进行联合开发。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,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,用企业的真实产品带动教学,把行业未来新技术融入教学。
    3)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。聘请来自南大、南航、格特拉克、江西远成、南昌市汽车维修协会等高校和企业专家为特聘教授,一线技术人员为特聘教师,全程参与课程教学。同时,与企业签订协议,在假期接收教师在指定岗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位实习,参与企业生产与管理。
    4)建设工程实训中心。引进江铃宝典汽车变速器零部件数控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,建设基于数控技术的生产性校内实习车间,引进互联网+数控车间整体解决方案,通过分布式数控技术实现数控机床群的联网通讯。依据南昌市汽车维修协会提供的标准,建设汽车发动机系统维修、车身与底盘系统维修、空调电器系统维修技能训练中心,通过p2p手机应用平台,加入南昌市汽车维修互联网络,对外开放提供服务。
   4、创新创业教育。与迎智教育科技集团合作,成立“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营”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,为学生推荐创业项目。
   5、学科竞赛。加入“全国3D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”,为学生提供专项3D技术培训和企业真实项目实战训练。2016年,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,江西赛区特等奖2次,三等奖1次,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次,三等奖1次。获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,
科技发明制作B类(本科组)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。
   6、成立“机械工程英才班”和“车辆工程英才班”,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。
   7、本科专业实行课内外学分制。课内142.5学分,其中必修课130.5学分、选修课12学分,课外25.5学分。课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、英语四、六级证书、计算机国家二、三、四级证书、普通话等级证书、机动车驾驶证、教师资格证,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奖、创业实践项目均可以获得相应学分,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可以抵免课内学分。

 

 


南昌工学院新能源车辆学院 Copyright @ 2008-2020
电话:0791-87583661(3662,3663,3665)  传真:0791-87583661